当北京海淀区一套59平米的学区房四年间价格从710万暴跌至340万,当深圳宝中学区房半年内单价狂泻10万/㎡,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那个被专家们反复鼓吹的\"楼市永远涨\"神话?
2025年9月,中国楼市上演了最戏剧性的一幕:LPR利率纹丝不动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的房价下跌突然加速。那些在7月、8月咬牙硬扛\"房价即将反弹\"的房东们,终于撑不住了。市场用最残酷的方式宣告:没有大利好,房价靠\"等\"是等不回来的。
今年7、8月,楼市最火的不是成交数据,而是\"专家预言\":\"房东别贱卖!楼市大利好马上来!\"、\"房价要反弹了,现在卖就是亏!\"这些话像一根根救命稻草,让无数房东选择\"再等等\"。毕竟,谁愿意在低点割肉?谁不想赌一把\"政策救市\"?结果呢?8月底北京出台新政,但不及预期;上海、深圳跟进,同样\"软绵绵\";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,远低于去年;9月22日LPR利率公布,5年期以上LPR仍维持在3.5%。专家画的\"大饼\",彻底碎了。
北京海淀区小南庄一套59平米房屋的遭遇堪称典型案例:2021年成交价格为710万元,至2025年9月成交价格降至340万元,四年间降幅达52%。朝阳区金域华府三期117平米三居室在5个月内减少155万元市值,从800万元降至645万元。深圳宝中片区学区房花样年花郡,因多校划片政策实施,半年内单价暴跌10万/㎡;前海9月平均房价环比下跌10.34%。上海虽然整体房价相对稳定,但部分学区房价格也出现明显松动,市场观望情绪浓厚。
有人可能会问:\"不就25个基点吗?至于吗?\"至于。因为降息25个基点本身不重要,重要的是它释放的信号:货币宽松,经济要拉升,楼市要托底。如果降息超预期(比如市场预测10个基点,实际降25个基点),市场会沸腾:\"上面要放大招了!\"购房者会加速入场,房东会硬气涨价。但今天,连\"预期管理\"都懒得做了。
这意味着什么?上面不打算\"强刺激\"楼市;房价要靠市场规律止跌,但市场规律很慢;房东的\"等\"策略,彻底失效。
2025年上半年全国50城租售比为1:576,远高于国际合理区间(1:200到1:300)。以北京为例,租售比仅为1.2%,这意味着:一套200万的房产,年租金收入仅2.4万;持有成本(贷款利息、物业费等)远超租金收入;房产正从\"增值资产\"变为\"消耗资产\"。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建议引入\"耐用消费品折旧模型\":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合理折旧率为2.5%/年,即200万房产每年账面价值减少5万元。若叠加装修折旧,持有期年成本率可达4.5%,远超当前1.2%的租售比年化收益。
楼市最讽刺的是:房价涨时,专家喊\"永远涨\";房价跌时,专家喊\"马上反弹\";现在,专家开始喊\"去国外买房\"。一些\"假空头\"打着\"房价要崩\"的旗号,忽悠人去泰国、越南买房,说什么\"国外房产便宜,未来升值空间大\"。但现实是:泰国、越南的法律不健全,买房容易维权难;国外律师费高昂,打官司成本远超国内;这些地方的房产流动性极差,卖都卖不出去。他们不是为你好,是为自己的佣金好。
LPR不降息,对楼市是利空,但对经济未必是坏事。因为这说明:经济没那么差(上半年GDP增速破5%,A股冲上3800点);上面不打算\"走老路\"(不再靠刺激房价拉经济);产业升级才是未来(与其\"拆房盖房\",不如\"招商建厂\")。对房东和购房者来说,别再等\"救市\"了:房东需要合理定价,别硬扛,市场不会给你\"面子\";购房者应该按需购买,别追高,也别恐慌;投资者必须明白,房子是\"用来住的\",不是\"用来炒的\"。
LPR不降息,不是终点,而是开始。它标志着:楼市告别\"暴涨暴跌\";房价回归居住属性;市场靠供需决定,而非政策。那些还在幻想\"房价无脑涨\"的人,会被市场收割;那些还在鼓吹\"国外买房\"的人,会被现实打脸。
楼市没有\"救世主\",只有\"自救者\"。清醒点,别被割韭菜。您认为当前是购房良机还是观望期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。
#民生聚光灯#
炒股票加杠杆,金牌配资,闪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