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修的水有多深,中过招的都知道,商家嘴里那些漂亮话,里头塞的全是算盘珠子,打得噼啪响,就等你当冤大头。
你要信了他的鬼话,钱包干瘪了不说,装完还得憋一肚子火。
比方说这6个商家精心炮制的装修谎言,就是专门来坑钱的,你要踩中一个都算你倒霉!
阳台封大玻璃落地窗才完美
现在,阳台封落地窗成为了装修中的一个必改项,通透大落地窗,秒变豪宅视野!
可真的要改个大玻璃落地窗户,才知道这改造可不那么简单。
①费用高:
首先是拆除和定制窗户的费用,一般一个五六米长的窗户就得花几万,还要有靠谱的施工队安装,一整套流程下来,费钱还得操尽了心。
②自爆不安全:
问题是安装完还要担心安全问题,玻璃自爆或台风天怕它被吹落了。
网友@空白分享:
以前我只知道它漂亮,它是我认为整个装修最值得的地方,但是,它真的自爆了,虽然我知道它有概率,但是当它发生了它就是百分百,重新弄的话还是怕它再爆,太不安全了,家里有孩子,还是要考虑安全性能高点的了,最好看也没有安全感重要。
更有网友吐槽:希望临街的朋友家里都别装这种大玻璃窗户,虽然生死由命,但也不太想被玻璃砸死。
③不透气屋里闷
这种大玻璃窗户,玻璃房变\"蒸笼\"的痛谁懂?通风差、隔热弱,外面不到20度的天气,阳光直射时客厅温度能狂飙至30℃+,坐在客厅异常闷热,一年中多数时间要依赖空调或地暖。
很多人是封完没一年就想拆了,浪漫变负担。
所以,除非是窗外景色非常好,海景房、山景房,不然,只能看对面楼阳台的,千万别跟风。
开发商配的电线不能用
装修公司说 “开发商配的电线质量太次了,最好全换,不然出事可不负责”。
说这话,其实多半是为了赚钱,但不少人被唬住了。
实际上,开发商配的电线,进场前都要经过验收,还得抽样检测,安装完之后,每个回路的绝缘电阻也都得测一遍,合格了才算过关。
真要是质量差,根本就不会用。
他们之所以怂恿你全换,无非是想在水电改造上多赚点。
其实多数情况根本不用大动干戈,哪里不够用改哪里就行,比如厨房想多加几个插座,就在原来的线路上断点改造,既省钱又靠谱。
要是真信了全屋电线扒了重铺,就纯属人傻钱多,有的还会越换越差,花钱不说,墙面地面再凿槽开孔,纯属没必要。
没有气味的材料才环保
不少人买材料时,习惯性地凑上去闻一闻,觉得没味儿就比较放心了,认为这环保,但你鼻子能当检测仪?没味儿也可能是隐藏的毒王!
甲醛这玩意儿,就是无色无味杀人于无形。
有人家里刚装修完,闻着一点味道都没有,测甲醛却超标三倍。
如果新房里有刺鼻的气味,那不是甲醛,而是甲苯的气味,甲醛是无色无味的,是1类致癌物,还能诱发白血病。
不管你的房子装修过了几年,甲醛还是会存在,新家具的甲醛释放过程会持续不断长达15年。
还有氡气,也是无色无味的,它也被列为一级致癌物,是仅次于吸烟的第二大肺癌诱因。
所以,没味道不等于环保,如果想买更环保的材料,要查看合格证和检测报告,胶类、乳胶漆这类材料,尽量选大牌的,至少人家的品控更靠谱。
做柜子就要全屋定制
全屋定制其实有超恶心的套路,但很多人被商家洗脑了,结果,钱花了问题一大堆。
主要是:不美观、不灵活、不环保、且贵。
现在,木工现场打柜子都快成稀罕事了,实际上,木工打的柜子不差,质量比全屋定制的更好,而且也可以做到很美观,还能省钱。
甚至很多买成品家具的也很香,成品家具款式多样,搭配灵活度高,后期想变化风格也容易实现。
还有的网购结实耐用的金属衣架配件,就能打造出一个超高性价比的收纳区,环保实用省钱。
所以,做柜子真没必要非吊死在全屋定制这棵树上,别被商家营销洗脑了,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。
瓷砖越厚越好
商家卖瓷砖时,说瓷砖越厚质量越好,实际上,家居装修不需要太厚的砖。
瓷砖越厚重量会增加,在非必要的环境中,重量增加反而增加了建筑物的承重负担。
越厚的砖烧制的时间和要求会更高,如果没有烧透,烧结度差,瓷砖中间就容易出现黑心现象,加工过程中反倒更容易损坏,而且吸水率也会偏高。
瓷砖加厚了,在原材料烧成、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也会更高,所以,它的性价比会相对比较低。
现在,专门有超薄板瓷砖,厚度只有5毫米、6毫米,经过窑炉1200度高温烧制,完全瓷化,健康环保无甲醛,但是贵,2000多块钱一块,铺贴时对师傅的手艺要求也很高。
长条地漏下水更快
长条地漏,看着是挺唬人,商家把它吹得神乎其神,说它下水更快,洗澡完全没积水瞬间排光。
其实,这都是忽悠的,拆开看看就知道,它的内部构造和普通圆形地漏没两样,都是靠存水弯防臭、地漏芯排水,下水速度没什么区别,但价格却比普通款贵出一大截,纯属花冤枉钱。
更崩溃的是清洁,长条地漏的封板一打开,里面藏着的头发、污垢看得人头皮发麻,黏糊糊、臭烘烘的,清理一次恶心到早饭白吃。
所以,就个外形,下水快是没见着,给自己找了个“地漏掏粪工”的活儿倒是真的。
普通款的,省钱又好打理,何必为个华而不实的设计多掏钱添堵?
炒股票加杠杆,金牌配资,闪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